从夜生活了解俄罗斯的艺术

来源:俄罗斯华人网 日期:2009-03-24

入夜,白昼里车水马龙的莫斯科变得安静了许多,街道不复拥堵,行人也不再匆忙,莫斯科人悠哉游哉地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

在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里,共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剧院和音乐厅。当地人习以为常地把在剧院或音乐厅中欣赏演出作为晚间的一种休闲方式。这可不是附庸风雅,实在是因为莫斯科的艺术氛围太浓厚。音乐、舞蹈、戏剧……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便问一个莫斯科人,他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一串俄罗斯艺术大师的姓名和作品:创作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及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歌剧《伊万・苏萨宁》和舞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作曲家格林卡;以《天鹅湖》“一舞成名”的舞蹈家乌兰诺娃、普利谢茨卡娅……数不胜数。

最令人感叹的是,莫斯科各剧院的票价和北京比起来低得惊人。在克里姆林宫剧院很好的位置上看《天鹅湖》全剧,不过才花二三百卢布(约30卢布兑换1美元),不到人民币100元;在音响效果极佳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欣赏世界名曲的票价更低,不太讲究的位置几十卢布就可买到;即便是票价最贵、有着225年历史的莫斯科大剧院,看场剧也就三五百卢布,不过很难买到就是了。

这样便宜的票价,真是一种诱惑,于是,我也学莫斯科人的样,走入剧院,轻松度过晚间时光。

尽管门票便宜,但莫斯科各大剧院的设施和服务都非常完善,让人感觉“物”超所值。一入剧院,观众都自觉地到存衣处脱掉外套,露出精心换上的正装,再掏出随身携带的化妆品到存衣处四周的镜子前整整发型或补补妆。如果是冬天,女观众还要脱掉长筒靴,换上特意带来的高跟鞋,以搭配自己看演出时的晚装。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艺术的挚爱和对艺术家的敬重。

大幕拉开,灯光熄灭,全场观众渐渐沉浸在艺术家的表演中。我环顾左右,没有听到谁交头接耳,更没有看到谁吃零食或者大嚼口香糖。观众席静静的。观众脸上专注的神情让你感到悄然来临的舞蹈仙子和音乐精灵仿佛勾走了他们的魂。

一幕终了,潮水般的掌声和叫好声响彻整个大厅,这既是对艺术家们精湛表演产生的共鸣,也是在表达一种由衷的谢意。幕间休息一般是20分钟,观众们意犹未尽地从座位上起身,一边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一边到剧院附设的咖啡厅去填填肚子。莫斯科各剧院的晚场演出一般在7点钟开始,路远的观众如果直接从单位赶来,恐怕只能空着肚子,这会儿就赶紧吃点儿东西,免得辘辘饥肠发出的声音影响旁人。咖啡厅里备有精美的糕点、三明治、热咖啡、冷饮,甚至还有增添情趣的红葡萄酒,观众可以在这里各取所需。

在莫斯科,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看戏迟到,都是一件煞风景的事,我就曾经历过一次。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位于市中心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厅听音乐会,我们事先打出了富余的时间,可由于堵车,平常30分钟的路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剧院后,演出厅的门已经紧闭,中年女引位员客气而坚决地让我们站在门口等待幕间休息。那时,乐队正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梦幻曲》,悠扬的乐声穿过厚重的大门钻入我的耳中,变得支离破碎。我们知道中途入场极不礼貌,因此是绝对不可以的,几人只有面面相觑,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就这样“残缺不全”了。

你很少听到莫斯科人在地铁里、公共汽车上或者马路边、饭店里大声喧哗。但在剧院鼓掌、叫好的时候,莫斯科人毫不吝啬自己的热情,掌声和叫好声总是一浪高过一浪。经济宽裕的观众,还会买一束或者一朵鲜花,在演出结束后送给自己心仪的演员,博得他(她)灿烂的一笑和真诚的道谢。目前,俄罗斯经济不太景气,俄罗斯艺术家的薪水自然也不能拿国际水准衡量,不过他们说,能有这样欣赏他们的表演而又热情的观众始终如一的支持,他们的内心就平衡多了。

在莫斯科的剧院欣赏演出确实令人陶醉。置身宽敞舒适的剧院,人会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但绝非只有豪华气派的剧院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次,我在免费入场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小厅看一场学生汇报演出,这里设备简陋,又因为是非正式演出,所以全场根本没有什么观众,可一对穿着严谨的白发老夫妻依然郑重地鼓掌、叫好,这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以为他们是演出学生的亲人,可一问才知,他们只是附近的居民,常常在晚上来观看学生表演。在他们眼里,学生演奏的乐曲和大师同样优美,同样能带来艺术享受。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艺术,而是因为他们理解了音乐的真谛。这样朴素的演出,这样真挚的观众,让人感动。

莫斯科的夜是迷人的,梦幻般的灯光闪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更有那从戏院、音乐厅飘出的片片音符,为这夜色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