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宗教有关的传统节日

来源: 日期:2009-03-24

与宗教有关的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圣诞节

东正教圣诞节为公历1月7日,与公历新年、俄历新年的娱乐活动交织在一起,分外热闹。圣诞节前夕,青年们化装成牛、羊、熊等各种动物,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唱圣诞歌,祝贺各家幸福、兴旺,唱完祝歌后要求馈赠礼品。圣诞节期间,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占卜。碟卜是传统的占卜方法之一,姑娘们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戒指或其他首饰放在一个碟子或大汤碗中,倒入水后用毛巾盖着,然后由一人用手从中摸一件,摸到谁的,碟卜歌词内容所预示的就是谁的未来。碟卜歌词有的歌唱面包,有的歌唱金银财宝,有的歌唱幸福生活。

圣诞前夕俄罗斯人有吃圣诞鹅的习惯。鹅宰后要取出内脏,收拾干净,加入各种佐料,烧熟食用。圣诞树是庆祝圣诞节必不可缺的主要装饰品,一般采用杉、柏之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象征健康长寿。树上挂着各种礼品、彩带和动物剪纸,把彩珠穿成长串绕在这些装饰品上,然后再插上蜡烛或挂上彩灯。圣诞树尖端安放六角星,因为据传说,耶稣诞生于半夜,其时仙乐四起,群神下凡,天空突然升起一颗明亮的六角星。圣诞树往往一直要摆到1月14日,即俄历新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一样,圣诞之夜有扮演的圣诞老人给大家分送礼品的风俗。

(二)瓦西里节

1月14日是瓦西里节。瓦西里神被认为是“猪神”,所以,这一节日又被称为猪节,也是俄历新年。俄罗斯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节日前夕按传统要吃烤乳猪。有钱人家自圣诞节开始,整整一个星期,饭桌上天天要摆上猪头。在许多地方,这天一清早,孩子们就各家乱跑,把粮食撒向地板,口中还说着:“播种,播种,到处播种。恭喜新年好运到家中!”据说,这会在新的一年中给人们带来好运和丰收。

旧历新年前夕称玛拉尼娅节,又称瓦西里之夜。相传,5世纪时玛拉尼娅生活在罗马,她把自己的财产和金钱都分给了穷人,自己则献身于修道院。所以玛拉尼娅节与富裕的意义相连。谚语说:“瓦西里之夜星光灿烂,这年夏天必定果实累累。”

(三)洗礼节

1月19日是洗礼节。传说,这一天是耶稣洗礼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除了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洗身,健康的人还要跳进冰水里洗一洗。因为传说,人类的祖先是有罪的,因而后代人与生俱来就是带罪的,并注定要在罪中受苦,必须洗涤罪恶。于是耶稣受洗日成了洗礼节。节日前一天晚上,按习惯要占卜,尤其是女孩子占卜自己终身大事的时间。主妇烤制十字架形面制品以喂禽畜。

过去,在莫斯科河洗礼的情况是这样的:这一天,在用过节日午餐后,人们隆重地从各个教堂向莫斯科河迸发,去行洗礼仪式。这里有专门凿开的冰洞,神父祷告后,在圣歌齐唱声和教堂的钟声中,人们把十字架放人冰水。在举行这一隆重仪式时,人群云集。仪式结束,礼仪队返回各个教堂后,人们迅速脱去衣报,立即跳人冰水之中。他们全身冻得通红,急急擦干身子,喝几口伏特加酒。这时的温度通常是─20℃。类似情况现在虽然不再有了,但在这一节日入水洗一洗的习俗却扎根很深。

(四)谢肉节

谢肉节在复活节前八周,约在2月底3月初,为期一周,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亦称“狂欢节”、“嘉年华会”,在封斋节之前举行。由于封斋期间禁止肉食,故人们在此期间举行各种宴饮、娱乐,称为“谢肉”。七天节期,名称不一:第一天──迎节日,第二天──始欢日,第三天──大宴狂欢日,第四天──拳赛日,第五天──岳母晚会,第六天──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送别日。节日期间要吃象征太阳的春饼,故这个节日又称太阳节,欢庆太阳的“复苏”。有的地方把烙制的第一张春饼放在风窗上祭祖;有的地方则把第一张春饼放在田地里,祈求太阳尽快地使大地解冻。除宴饮外,人们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滑雪、乘雪橇、跳假面具舞、拳赛以及其他各种群众性游戏。送别日是全村居民同庆的日子。这一天,年轻人用耙子或雪橇装满木头、禾草,穿过村子把它们运送到村外,堆放在地头或空地上,然后点燃。人们在火花闪耀中放声歌唱,以示迎春。青年们还围着篝火,争抢已燃着的木头,一块接一块地向上抛起,或掷到四周野地。同时,把穿着妇女或男人服装的、象征“谢肉节”的稻草人扔进火堆中烧掉,送别的人要向稻草人鞠躬、假哭、唱送冬迎春的歌曲。

(五)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复活节是根据月历计算的,因此每年庆祝的日子不相同,但总是在春分后第一次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大致在4月底5月初。俄罗斯复活节的日子和西方国家的往往不相符。这时,俄罗斯中部大地春意正浓,积雪溶化,树枝吐芽,青草萌发。因此,复活节是欢呼春回大地、期待谷物丰收的节日。节日前夕,即星期六晚上,人们要在耶稣像前点起油灯,供上圆柱形面包和彩蛋。教徒要手持蜡烛和彩蛋到教堂门口排队领圣餐。夜间12时整,教堂门大开,内有神父喊:“耶稣复活了!”人们跟着喊:“耶稣复活了”并相互拥抱、亲吻、交换彩蛋。然后,神父把少量的面饼和葡萄酒分给众人吃。传说,面饼为“圣体”,葡萄酒为“圣血”,吃了“圣餐”的人会得到幸福。

非教徒也庆祝复活节。这一天,人们见面时的第一句祝语和回答都是“耶稣复活了!”家家都染彩蛋、烤大圆柱形甜面包,这面包又称为“春天蛋糕”,现在商店里有售。复活节扫墓时,往往要在墓前摆供彩蛋、粮食、面包。这一天,农村还有放生的习俗。复活节是在大斋戒之后来临的,而大斋戒是人们反思自己生活、忏悔自己罪过、洗涮和更新灵魂的时候,因此复活节不仅是生战胜死的节日,而且是善战胜恶的节日,在星期五和星期六,除了要严格斋戒外,还要避免过激的言行,以免干扰节日庄严的气氛。

(六)三圣节

三圣节在复活节后第50天,又称圣降灵节,是东正教中的一个重大节日,和斯拉夫人的悼亡节结合在一起,民族色彩浓重,流传很广,是俄罗斯民间最重要的夏季节日,最受青年人喜欢。节前,屋内外、院内外和街道上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家家房前都摆着桦树,室内也用桦树枝装饰起来。姑娘们成群结队到森林里去采集各种药草。节日这天,青年们从教堂出来后,吃点儿饭,稍事休息,就聚集在一起到林中去编织花环、游戏、跳圆圈舞并把编好的花环挂到桦树上,放声高歌,然后各自回家。这是庆祝活动的第一部分,称为编花环。此外,要烧篝火,准备一定的菜肴,如鸡蛋、火腿、奶酪、酸奶以招待客人。第二部分是解花环。一个星期后,人们重新聚到同一空地上,唱歌、游艺、跳圆圈舞,然后开怀大吃。吃饱喝足之后,从桦树上取下节日那天编织的花环,戴在头上,而后做个木偶,并将其穿戴起来,称为伊凡・古巴拉。大伙儿载歌载舞,欢乐地走到附近的江、河、湖、塘边,把伊凡・古巴拉扔入水中,接着把花环也扔入水中。在扔花环入水时,还伴有“猜猜看”游戏。谁的花环沉入水底,谁心中的愿望就能实现。

(七)尼古拉节

尼古拉节有两个:一个在5月22日(俄历5月9日),称为春天尼古拉节;一个在12月19日(俄历12月6日),称为冬天尼古拉节。尼古拉神在俄罗斯占有特殊地位,在民间传说中将其与耶稣、圣母置于同等位置,教会将其描绘成“特别受尊敬的人民之神”,是全能之神。传说他于3世纪下半叶诞生在小亚细亚的巴塔巴赫城,自幼喜读圣经,经常在教堂中生活。他继承了大批遗产,乐善好施,广做好事。在担任大主教后,他继续做有利于社会公益的事。他心地善良,生活简朴,饮食很少。传说他死于米拉赫,并于12月6日(俄历)葬于当地。俄罗斯人对尼古拉神的崇敬远甚于其他各地,认为他不仅保护农业丰收,而且还庇护各行各业的人们。向他祈祷,人们受伤的心灵会得到安慰,可以化险为夷、逢凶化吉。所以民谚说:“祈求尼古拉,定能保平安。”过去,尼古拉神像无处不在,甚至在食堂、厨房也有。

春天尼古拉节是庆祝夏天即将来临。这时,上年储存的饲料就快用完,该是让畜群上牧场的时候了。节日前,人们不能洗澡。节日这天,人们把所有马匹赶进马厩。全村人集合在一起,跪在神像前,神职人员身穿圣衣,开始节日的专门祷告。神幡迎风招展,人们虔诚有加,场面格外隆重。神父缓缓地环绕人群走着,把圣水微微洒到马群和人们的身上。仪式后,意味着获得了神的支持,人们才能开始训练马匹。晚上,要设宴款待饲养员和神父。冬天尼古拉节的庆祝是在一切农事结束之后,还对农民来说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间。因为不管好歹,收成总归到手了,饲料有了,粮食有了,肉有了,饥饿、辛劳都可以暂搁一旁,总算可以放心地庆祝一番了。因此,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得痛痛快快地欢庆,哪怕其他节日过得简朴些,也得大大方方地过好这个节日。先是教区的教堂要摆放供桌,招待教徒,然后农民们开始互相招待,神父和教堂人员也到各家串门祈祷、接受招待。啤酒、馅饼是节日的必备食品。这一天,大家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和庆祝春天尼古拉节的情形完全不同。民间俗话说:“俄罗斯有两个尼古拉节,一个是暖洋洋却饥肠辘辘;一个是肚饱饱却寒冷刺骨。”

(八)彼得节

彼得节在7月12日(俄历6月29日)也是主要流行在农村的节日。居住在俄罗斯平原、森林、草原地区的农民,自古以来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节日起开始割草。这一天,全村男女都穿上节日的服装,男人进行割草竞赛,妇女则为割草者做饭。

(九)伊利亚节

伊利亚节在8月2日(俄历7月20日)伊利亚神是很受俄罗斯东正教教徒尊敬的,传说他诞生在巴勒斯坦的法维格城,长大后,为拯救受苦受难的庶民,他与暴君进行了勇敢的斗争,成为古犹太雷神、电神及其他天空力量神的综合形象,传人俄罗斯后,与斯拉夫雷神、电神融合为一。人们习惯认为他是总管雨、雹、雷、电的神。这一天开始季节变换,中午前是夏天,中午后是秋天。民间称:“伊利亚节到,大雨跟着来。”在这之前禁摘苹果。7月末8月初正是粮食成熟季节,是农事活动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农民最担心的冰雹、大雨、雷电等自然灾害多发时期,因此,人们对伊利亚神备加敬畏。节前,人们攒钱购物,准备过节时敬神。教堂里,人群熙攘,大家尽量地赞颂伊利亚神,为他献上羊腿、蜂蜜、啤酒等各种供品,祈求他保佑丰收,一直要热闹二三天。节日这天,男人们既不能下地干活,也不能在家干活。这一天不能堆干草垛,否则,据说不是雷劈人,就是电烧村。但姑娘们要穿节日盛装去摘苹果,小伙子们只能帮忙,不能动手采摘。

和宗教传说有关的节日很多,虽说它们对人们的影响已经大为削弱,但许多已深人人们的生活之中,尤其在农村地区影响更深;而在城市中,除少数节日外,这类节日的影响则小得多。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