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俄历史铭记红色友谊

来源: 日期:2009-04-01

哈尔滨这座城市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60年前苏联红军把哈尔滨人民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五”期间,先后有850多名苏联专家来到哈尔滨为哈尔滨市的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项目援建。这一切,哈尔滨不曾忘记。在庆祝哈尔滨解放60周年、中俄友好年之际,本报精心筹划了“俄罗斯记者镜头下的中俄友谊”图片展,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重温中俄两国的历史情缘。───编者按

跨世纪的友谊───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援建项目哈尔滨亲历者追忆往事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苏联对华援助的156个项目中,哈尔滨占13项,在当时哈尔滨援建工厂里随处可见苏联专家的身影,据统计先后有850多名苏联专家曾经支援过哈尔滨的经济建设,在长期的交往中,苏联专家与哈尔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岁月如歌,转眼一个甲子。在我们欢庆哈尔滨解放60周年和中俄友好年之际,随着本报主办的“俄罗斯记者镜头下的中俄友谊”图片展的开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一五”建设时期与苏联专家一起进行工业建设的当事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和谐互敬 与苏联专家相处就像亲兄弟

哈汽轮机责任有限公司设计研究中心的返聘顾问吴爱中老人已经年逾七旬,对上世纪50年代初与苏联专家一起建厂的那段经历他记忆犹新,仿如昨天的事。

据吴老介绍,1952年国家准备在哈筹建汽轮机厂。苏联重型机械厂列宁格勒分院负责汽轮机厂的建厂设计工作,选择列宁格勒分院是因为它设计过苏联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械厂。根据中方要求,苏联专家将为我国设计一个同等规模的汽轮机厂。从此,苏联专家与哈汽轮机厂的建设者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苏联专家工作时一丝不苟,但在生活中却与中国工人们情同手足。1956年,哈汽轮机厂建成,322套进口设备中80%以上是苏联的产品。随后苏方又提供了汽轮机的设计图纸。在厂里,工人们把苏联专家当成朋友,有困难找苏联专家,他们都会耐心地解答,工人们时常主动把加工的零件让他们检查。

78岁的任飞现已退休,当时,他是汽轮机厂的高级翻译,与苏联专家们几乎形影不离,他向记者讲述了与苏联专家共同生活的岁月。苏联专家住在哈尔滨友谊宫,友谊宫按照苏联风格为他们安排食宿,聘请专业的西点师傅为他们做西餐,但是没想到的是,苏联专家却偏爱中餐。他们说,同样的材料,中餐的味道胜于西餐,他们经常用刀叉吃中餐。有时候,他们也尝试着做中餐,但他们只会使用盐和酱油,做出来的味道远不如厨师做的,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回国后,有的苏联专家常常向家人炫耀,自己会做中国菜。

因为语言不通,当时的苏联专家根本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读报纸,可他们的业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晚上,友谊宫都会举办舞会,汽轮机厂特意派厂里舞技高超、端庄大方、年轻漂亮的姑娘去陪苏联专家跳舞。姑娘们坐在舞场的椅子上,苏联专家走过来礼貌地行礼,然后与舞伴步入舞池翩翩起舞。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但是双方依旧配合默契。

为了丰富苏联专家的业余生活,厂里也是各尽所能,派翻译们陪他们打乒乓球。苏联专家球技不好,但他们酷爱这项运动,总是拉着翻译一起打球,结果他们总是输得一败涂地,心情沮丧。看到这种情景,翻译们商量,如何在打球时,做到既故意输球,又不让他们发现,以鼓励苏联专家,否则让苏联专家看出来,就不好了。

在和谐、互敬的气氛中,哈汽轮机厂迅速发展:1958年我国第一台2万5千千瓦的汽轮机问世;1959年我国当时最大的5万千瓦的汽轮机问世;同年,我国第一台2万5千千瓦双抽气冷凝式汽轮机问世……后来,哈汽轮机厂先后有105名技术工人到苏联进行相关培训,这批人后来成了哈汽轮机厂里的骨干力量。

如今,哈汽轮机责任有限公司仍和列宁格勒分院保持密切的联系,双方互通有无,交流技术经验。友谊的火炬在新时期里继续传递着。

严谨认真 苏联专家环境卫生也要抓

哈电机责任有限公司原副厂长胡圭珏老人已75岁高龄,说起那段历史,老人兴高采烈,如数家珍地道出了他和苏联专家的跨国友谊。

胡老说,1953年,苏联派出顾问───柴达涅泼洛夫斯基来到哈电机厂参与并指导厂房建设。工作时,柴达涅泼洛夫斯基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对工人要求非常严格。在车间,他除了指导工人加工生产零件外,还兼职“卫生监督员”,监督车间卫生、厂区清洁。有时候,工人远远地看见柴达涅泼洛夫斯基向车间走来,立即整理工具,打扫卫生。柴达涅泼洛夫斯基经常说,车间必须保证文明生产,工具不能乱堆乱放,厂区也不可乱堆脏物,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助于缓解工人的疲劳,提高零件的加工速度和质量。私下里,柴达涅泼洛夫斯基和蔼可亲,和工人谈笑风声,大家争着教柴达涅泼洛夫斯基使用筷子,开始教时,怎么也不会,工人们看他用筷子笨拙地夹东西的样子,不免大笑起来,柴达涅泼洛夫斯基微微一笑,并不介意。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国人也从没忘记苏联朋友。每逢过年,厂长都邀请柴达涅泼洛夫斯基夫妇带上翻译到他家里作客,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共迎新年钟声。当钟声响起时,他用生涩的汉语向大家拜年。哈电机厂工人的热情和中国特有的风俗让柴达涅泼洛夫斯基爱上这个国家。直到他离开中国多年后,还时常想起大年夜听到新年钟声时的激动心情。

1990年,胡圭珏和厂里的4位专家到苏联考察学习,他们特意去探望了曾在哈电机厂工作的苏联电机专家斯来尔诺夫。当阔别30年的故人相见的那一瞬间,30年的思念、同甘共苦走过的一幕幕让彼此无法抑制激动的泪水,大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时,正值苏联政局动荡,也是斯来尔诺夫家最困难的时候。整条街都没有卖食品的,斯来尔诺夫马上拿出家里唯一像样的、能招待客人的东西───五根如手指般粗的肉肠和一瓶珍藏多年的白酒,喝酒叙旧让大家感叹相聚短暂。临走时,斯来尔诺夫送给胡圭珏两张饼,并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保存好,两张饼会帮你们渡过难关。”随后,胡圭珏来到了苏联的另一个城市,这时,他们身上带的东西已经都吃光了,街上又买不到食品,正当5个人饿肚子时,胡圭珏突然想起了斯来尔诺夫送的两张饼。5个人狼吞虎咽地分吃了,胜似美味佳肴。至今谈起中俄友好关系和与老朋友的情谊时,胡圭珏总会回味那两张饼的难忘味道,至今口有余香。胡圭珏回国后,两人一直保持书信来往。不仅胡圭珏与苏联朋友友谊深厚,时至今日,哈电机厂与俄方仍保持密切联系,技术人员经常到俄罗斯访问、合作,双方关系颇为深厚。

回忆让人怀念,往事让人回味,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让老一辈人难忘,让新一代人向往,每次提起多年前的苏联故友,当年亲历历史的老人们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和满足,那段友谊在他们心里凝固、升华,他们祝愿中俄友谊长存,希望中俄友谊在新一代人身上延续。(来源:哈尔滨日报/记者薛明周雪莉)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